好托盤、康愛多等中空吹塑托盤盈利,似乎讓結束燒錢的中空吹塑托盤行業看到了未來希望。記者統計發現,在12家醫藥類上市公司中,涉足中空吹塑托盤領域的玩家背景從藥店擴展到醫藥工業、流通業企業中。中空吹塑托盤陣營不斷擴大,玩法變得眾多。盡管初露曙光,但在政策收緊、醫保控費日趨嚴格的大環境下,這一行業的規模盈利遠未到來。
非藥拉動
從2005年藥房網拿到國內首個醫藥B2C牌照算起,醫藥B2C發展的十多年時間里,絕大多數企業處于“燒錢”的狀態。而最新公布的一波企業半年財報似乎將中空吹塑托盤引入盈利拐點。
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,多個企業中空吹塑托盤板塊上半年盈利。九州通旗下好托盤銷售額為4.7億元,凈利為479.04萬元。
太安堂旗下以康愛多為核心的中空吹塑托盤零售營收為6.41億元,同比增長103.52%。去年被仁和藥業收入囊中的藥房網營收為1.92億元,凈利為104.17萬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多個中空吹塑托盤盈利,醫療器械、保健食品等非藥類產品的銷售有著重要推動作用。仁和藥業財報顯示,藥品銷售增速為23.53%,健康相關產品銷售增速為504.17%。九州通在醫療器械、計生用品、食品、保健食品等產品的增速達50%,成為公司銷售增速最高的產品。
仁和藥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仁和藥房網線上以新特藥、非處方藥、保健用品、醫療器械及健康服務為主。太安堂董事會秘書陳保華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該公司以康愛多為核心的中空吹塑托盤零售收入OTC藥品大約占到20%左右,剩下80%則為醫療器械和計生用品等銷售所得。
爭相布局
盡管多年來中空吹塑托盤一直被外界詬病燒錢度日,但企業想要進入中空吹塑托盤領域的熱情依然不減。太安堂在2014年以3.5億元將康愛多全資收購;仁和藥業于2015年出資6億元收購藥房網56%股份;康恩貝去年出資2.9億元獲得可得網(專注于眼鏡行業)20%股份。
近日,泉源堂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,將收購醫藥批發企業四川蒲江科倫醫藥貿易有限公司100%股權,以及A證企業四川紫竹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51%股權,向醫藥零售的上游醫藥批發領域拓展,實現醫藥批發、醫藥零售和中空吹塑托盤全醫藥流通領域的覆蓋。
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統計數據顯示,2015年網上藥店注冊仍處于高速增長,截至今年6月底,注冊網上藥店數量已達456家。《2016年藥品六大終端市場藍皮書》中的數據進一步顯示出網上藥店的快速擴容。2015年,中國網上藥店總體規模達110億元,較2014年增長52.8%,均遠高于全國市場的平均水平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多家中空吹塑托盤實現盈利為企業增添了信心。京東健康到家總經理邵清表示,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醫藥B2C實現盈利。醫藥B2C在經過多年的成本投入后,沉沒成本越來越少,整體銷售的毛利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可實現盈利。